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專家建議:科學運動才能避免運動損傷——我院成功完成珠海市首例關節鏡下“同種異體半月板移植手術”
通訊員:藍尚如
炎熱的天氣,人們戶外活動也增多了,從大街小巷的廣場舞到各大球館里,隨處可見運動的身影。近日,記者在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了解到,因運動損傷前往醫院就診的患者增加不少。醫院骨二科潘華副主任醫師提醒,秋季精力旺盛,身體舒展,益于運動,但也容易受傷,合理安排運動,受傷后學會正確處理非常重要。
據了解,今年32歲的王女士酷愛運動,因一個月前到海邊跑步時不小心扭傷右膝。因“扭傷致右膝疼痛、活動受限兩周”到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經查核磁共振顯示右膝外側盤狀半月板撕裂傷,隨后行關節鏡手術,術中發現右膝先天外側盤狀半月板,前角和體部陳舊桶柄狀撕裂傷。結合王女士年齡、半月板損傷情況、關節間隙、軟骨完整性及膝關節使用需求,經骨二科丁文清主任組織全體醫師討論后,認為王女士病情適合行同種異體半月板移植手術。潘華副主任醫師以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多次耐心地向王女士及其家屬解析病情,當了解到目前珠海市各大醫院尚未開展該技術后,王女士及其家屬剛開始猶豫不決,經慎重考慮后,出于對該院和醫生的信任,王女士決定在該院做此類手術。潘華副主任醫師帶領的團隊對王女士進行了精密的數據測量、異體配對,制定了周詳的術前及術后康復計劃。
8月16日,潘華副主任醫師、許冠偉醫師、劉瀚忠醫師成功地為王女士進行了全市首例“同種異體半月板移植術”,手術過程順利,王女士術后恢復良好,術后一周可行膝關節屈伸活動,兩周可下地康復鍛煉,近日將出院。據潘華介紹,膝關節異體半月板移植術適合于半月板損傷嚴重,無法修復或縫合,而關節軟骨及關節間隙尚好的年輕王女士,該技術不僅能減輕王女士癥狀,改善王女士運動功能,也能減緩其膝關節退化進程。運動醫學一直保持著微創的理念,小鑰匙孔下解決大問題,術口小,創傷小,康復快,效果好。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運動損傷越來越被人們關注,關節鏡手術使運動損傷得到了微創治療及快速康復,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在治療關節疾病方面有著絕對的優勢,而且越來越多的非關節疾病也開始使用關節鏡處理,隨著關節鏡技術的日益成熟與發展,它獨特的優勢必將成為成千上萬患者的福音。
潘華說,像王女士這種的運動損傷,有時候一天都有兩三個,主要是跑步、登山、遠足、健身、網球、羽毛球、打籃球、踢足球以及從事舞蹈的年輕人。從這些患者損傷的情況來看,膝關節半月板、前后交叉韌帶、側副韌帶和軟骨損傷及肩關節肩袖損傷、盂唇損傷、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損傷、肩關節脫位、網球肘、高爾夫肘、跳躍膝、踝關節韌帶傷、跟腱斷裂及腱圍炎等的患者占多半。潘華建議廣大市民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運動項目,像王女士這種膝關節先天發育異常的,不太適合進行劇烈運動,更適合散步、游泳、打太極等較為舒緩的運動項目;了解自己的身體,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項目十分重要。其次是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劇烈運動和“突擊”運動最易受傷;比如說有些人平時很忙,沒時間活動,偶然得一空,就又打球又跑步,還去登山等去做很多活動,而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從而出現了損傷。
賬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