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醫學科簡介
核醫學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60年的發展歷史。核醫學是對人體無創傷、安全而有效地診斷和治療方法,特點是能提供身體內各組織功能性的變化,而功能性的變化常發生在疾病的早期。眾所周知現在有各種診斷方法如超聲、CT、磁共振(MRI)檢查,主要是提供人體解剖學變化的信息,核醫學與他們相比,在某些情況下能更早地發現疾病、判斷疾病的性質及發展程度。
核醫學是利用放射性藥物來診斷和治療疾病的一門醫學分支,主要有影像學診斷、核素治療、放免分析、器官功能測定等工作內容。放免主要是測量體內的一些微量成分,如激素、酶等,我們利用這種技術就可以測得這些微小的變化,協助臨床醫生診斷和治療疾病,使用這種技術時放射性核素是不進入病人體內的;體內診斷即放射性核素造影或核醫學影像檢查(ECT),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標記的顯像劑在正常與異常生理情況下,在人體內分布的不同來作出診斷的,做這種檢查病人要注射顯像劑到體內,再用專門的儀器來采集放射性核素發射出射線,拍出照片,作出診斷。利用放射性核素來治療疾病的原理同顯像相似,即利用濃聚在病變部位的放射性藥物所發射出射線來消滅那些病變的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在治療上核醫學對有些病有獨到的優點,例如甲亢、惡性腫瘤轉移到骨骼內引起難忍的疼痛、不能手術的惡性嗜鉻細胞瘤均可采用核醫學治療,它的方法與一般放療(鈷-60外照射)不同,它是把治病的藥物直接引導到有病的部位,作用更直接,副作用明顯變小,是靶向治療的代表。
賬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